博客
关于我
在数据封装与解封装过程中,针对应用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5层分别做了什么事?
阅读量:528 次
发布时间:2019-03-07

本文共 830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数据封装与解封是网络数据传输的两个核心过程,它们依赖于不同网络层协议的特性和操作流程。以下将从技术角度详细阐述各层的具体操作,以及封装与解封的实际过程。

在网络通信中,数据需要经过多个层次的封装和解封处理。每一层都承担着将数据包装和拆卸的任务,以便确保数据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准确传输到目标终点。

数据封装过程:

  • 应用层: 应用程序向传输层提供原始数据,应用层负责将数据包装到对应的协议数据体中,添加应用层协议头信息(如HTTP请求头与请求体)。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包括HTTP、FTP、SMTP等。
  • 传输层: 数据从应用层传递至传输层,这一层负责为数据添加目标端口和源端口信息,以便区分不同的应用程序和通信会话。使用的协议包括TCP和UDP。本层主要关注的是数据包的有序传输。
  • 网络层: 数据接收至网络层,这一层依据IP地址信息,将数据包装到网络层数据体中并添加目标IP地址和源IP地址信息。网络层协议如IP协议负责定位目标主机。
  • 数据链路层: 数据进入链路层,此时数据会被封装到以邻域传输的帧中,并添加目标MAC地址和源MAC地址信息。链路层协议如以太网协议法通讯。
  • 物理层: 最终,数据在物理层完成比特流的数字化处理,转换为电信号形式供传输介质携带。
  • 数据解封过程:

  • 应用层: 接收方首先处理应用层协议头信息,提取数据体以便应用程序使用原始数据。
  • 传输层: 解封时,传输层协议头中包含端口信息,数据包被拆分为对应的应用数据并传递给应用层。
  • 网络层: 解封过程中,IP地址信息被用于验证网络层数据是否为目的主机,或可能需要在路由器上进行数据转发。
  • 数据链路层: 利用MAC地址信息,数据帧被拆分并返回给网络层。
  • 物理层: 接收方的物理层将传输的电信号转换为二进制数据,恢复原始的比特流形式。
  • 这种层次化的设计使得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能够进行有效的路径定位与识别,同时保持其完整性和正确性。每一层的封装与解封操作相辅相成,确保数据在复杂网络环境下能够高效准确传输。

    转载地址:http://bbsnz.baihongyu.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mysql 判断表字段是否存在,然后修改
    查看>>
    mysql 协议的退出命令包及解析
    查看>>
    mysql 取表中分组之后最新一条数据 分组最新数据 分组取最新数据 分组数据 获取每个分类的最新数据
    查看>>
    mysql 多个表关联查询查询时间长的问题
    查看>>
    mySQL 多个表求多个count
    查看>>
    mysql 多字段删除重复数据,保留最小id数据
    查看>>
    MySQL 多表联合查询:UNION 和 JOIN 分析
    查看>>
    MySQL 大数据量快速插入方法和语句优化
    查看>>
    mysql 如何给SQL添加索引
    查看>>
    mysql 字段区分大小写
    查看>>
    mysql 字段合并问题(group_concat)
    查看>>
    mysql 字段类型类型
    查看>>
    MySQL 字符串截取函数,字段截取,字符串截取
    查看>>
    MySQL 存储引擎
    查看>>
    mysql 存储过程 注入_mysql 视图 事务 存储过程 SQL注入
    查看>>
    MySQL 存储过程参数:in、out、inout
    查看>>
    mysql 存储过程每隔一段时间执行一次
    查看>>
    mysql 存在update不存在insert
    查看>>
    Mysql 学习总结(86)—— Mysql 的 JSON 数据类型正确使用姿势
    查看>>
    Mysql 学习总结(87)—— Mysql 执行计划(Explain)再总结
    查看>>